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继续教育处(学院)是学校组织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的办学单位,是学校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示范平台。学院着眼国家战略需求,重视各地区域发展规划,聚焦能源矿业发展战略需求,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拓宽办学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学院依托辽宁工大杰出的师资队伍、雄厚的科研实力、广泛的国内外影响力,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努力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团队,致力成为继续教育领域的专家、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广者。学院通过专业分工和资源整合,形成从项目研发、管理、实施,到教学服务、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为一体的教育培养体系。
一、 矿业方向培训内容
采矿工程主要针对智能化开采与装备、煤炭露天开采、煤炭开采地质保障,复杂煤层地下开采、深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露天矿绿色安全开采、智能化开采与装备研发,采场覆岩大结构控制、深部开采围岩控制、露天矿横采内排、边坡稳定性控制、智能化采矿装备、露天开采与环境保护一体化技术。
矿山安全与灾害防治包括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等煤矿主要灾害发生机理、防治技术和装备,矿井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煤矿火灾防治,地质动力区划、流固耦合失稳理论、煤自燃量子化学、吸能防冲支护技术、低渗透储层增透技术等。
二、 培训形式
培训形式有二种:线上培训(腾讯会议)和线下培训
线上培训:利用腾讯会议软件,按照课程安排进行,每节课后研讨互动反馈;组建学习群后续跟踪服务包括新技术推送,对接平台搭建等。
线下培训:讲座授课,实验室体验,企业实地考察,师生互动讨论,素质拓展等多个环节;组建学习群后续跟踪服务包括新技术推送,对接平台搭建等。
线下培训保障:①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配备教学班主任和行政班主任,做到每个环节有专人管理与服务。②严格考勤,全程跟踪,及时掌握教与学的质量,过程抽查,及时反馈。测评学员满意度,动态调整。③教学设备充足,有大量多媒体、智慧教室、讨论室等。主要教学地点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太阳石厅,同时容纳100人培训,可满足各类培训需求。④与校内国际会议交流中心、校园周边优质宾馆、会议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提供优质的食宿条件。
三、 培训师资
我院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优秀的矿业方向教师队伍,下面简要介绍部分教师研学情况:
韩军,男,1980年5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岩层控制与矿井动力灾害防治方面的工作。包括矿井地质力学、巷道围岩控制、新型锚杆支护材料、冲击地压机理、采动应力监测、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等。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矿山冲击地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顶板防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学会青工委副主任委员、《煤田地质与勘探》编委,辽宁省、山西省、神东集团等的安全生产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4项、企业委托课题50余项。参加了《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等法规和3项冲击地压方面的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获辽宁青年五四奖章、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煤炭行业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王东,男,1978年2月生,辽宁法库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兼任中国煤炭学会露天开采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露天开采与边坡工程专委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主要围绕露天开采与边坡工程领域开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企事业委托项目30余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与修订国家标准3项;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煤炭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4部,授权发明专利8项;获评“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先进个人”等称号。
宋卫华,男,1980年7月生,河南省周口市人。工学博士,教授,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第六届顶板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2019-2022辽宁省教指委委员、陕西省煤矿安全生产专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提升计划人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中国能源研究会优秀青年能源科技工作者、第7届“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研究方向: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井开采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成果及科研情况: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12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先后参加“973计划”、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计划项目13项,完成平顶山、北京等企业委托项目二十余项。编著《地质动力区划》、《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技术》等著作3部,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5篇。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
王猛,男,1978年10月出生,内蒙古通辽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中国矿业大学访问学者、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围绕巷道围岩控制、绿色开采、智能矿山开发与建设开展研究,主持完成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在《Scientific Reports》、《岩土工程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EI检索5篇;出版专著及行业规划教材3部,发表教学论文5篇;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授权和受理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陈蓥,男,1982年9月生,辽宁阜新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公派访问学者,“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人才,、辽宁省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专家、阜新应急管理专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第五批优秀青年教师拔尖人才,国际期刊《Measurement and Control》、《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审稿专家。长期从事矿山压力与矿井动力灾害防治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自主研发了软弱煤岩层原岩应力与三维采动应力连续监测技术与成套设备,提出了基于大直径钻孔卸压的“耗能减冲-围岩弱化-锚固力损伤-补强护岩”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体系。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项,校企合作项目2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3部,获批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3项。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
汪北方(1988.05—),男,黑龙江抚远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选。主要从事矿山压力与巷道支护、煤矿地下水库库容预测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构建了浅埋煤层工作面开采覆岩结构力学模型,揭示了矿井水浸煤岩体承载变形特性,提出了一种全新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系数动态预测方法。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5项,承担企业委托课题10项;发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等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论文30余篇(EI检索12篇,SCI检索5篇);授权发明专利6件、受理发明专利8件,登记软件著作权5个;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
范超军(1990.7-),男,四川内江人,工学博士(后),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立大学访问学者,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获校第五届“青年五四奖章”、校优秀教师。期刊《IJMST》中青年编委、《IJCST》科学编辑、《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青年编委。研究方向: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山安全与灾害防控。主要研究成果及科研情况:致力于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煤基二氧化碳封存、废弃矿井资源开发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资助)、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Energy》《煤炭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6篇(ESI热点2篇、高被引5篇),担任国内外30余个期刊审稿人,申请/授权发明专利2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出版专著1部,起草地方标准4部。
张勋(1989.4-),山东济宁人,采矿工程系主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校优秀青年教师提升计划“拔尖人才”。主要从事矿井通风与火灾防治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与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8项,参与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研究项目等国家级课题7项。在《Fuel》、《煤炭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5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出版专著1部。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获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三等奖,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校“优秀教师”“优秀班导师”、矿业学院“先进个人”等荣誉。
荣海,男,1988年5月生,辽宁沈阳人。工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捷克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选,入选校优秀青年教师提升计划,中国煤炭学会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矿山冲击地压专业委员会委员,《矿业安全与环保》《Geohazard Mechanics》等学术期刊审稿人。研究方向: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山安全与灾害防治。主要研究成果及科研情况:致力于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冲击地压矿井“煤岩动力系统”失稳判据和分区尺度计算方法。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9项,主持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参加《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和国家标准《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第11部分:煤层卸载爆破防治方法》的编写与现场调研工作;在《煤炭学报》《Scientific Report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5篇,出版、参编教材和学术专著6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讲课程《非煤矿床开采》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并获得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指导学生团队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竞赛作品获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奖励35项;获得阜新市青年五四奖章、校青年五四奖章、校优秀共产党员、校园先锋示范岗、优秀班导师、大学生良师益友等称号。
四、 培训费用
根据培训需求确定培训方案,根据培训方案和参加人数确定培训费用。
初步确定培训费用标准如下:(最小班型下限20人)可根据具体需要再进行调整。
培训类型 | 授课天数 | 课程数量 | 培训费(线上线下一致) | 备注 |
一周培训 | 5天 | 10门 | 5000元/人 | 线下食宿2400元/人 |
附件:线下培训硬件条件一览